1.
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
·
45%同比增幅:2024年AI驱动的光模块市场需求同比增长45%,其中800G/400G等高速产品成为主力增长点,数据中心与AI集群部署需求激增。
·
千亿级市场潜力:预计2025年全球AI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元,2029年达224亿美元,1.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2025年增至420万只。
2.
AI算力需求驱动
·
大模型训练需求:GPT-5、Sora等万亿参数级AI模型推动算力集群规模从千卡向万卡扩展,单集群需支持每秒PB级数据传输,800G光模块(如OSFP SR8)带宽较传统方案提升8倍。
·
网络架构升级:AI集群网络从叶脊架构向胖树架构转变,光模块需求比例显著提升(如H100 GPU与800G光模块配比达1:9)。
1.
高速率产品迭代加速
·
从400G到3.2T:800G光模块已规模商用,1.6T产品进入测试阶段,预计2025年量产;硅光技术(SiPh)和薄膜铌酸锂等新材料推动3.2T研发。
·
低功耗技术突破:LPO(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)和CPO(共封装光学)技术降低功耗30%-50%,适配AI高密度算力场景。
2.
国产厂商技术领先
·
全球市场份额:中国厂商占据全球光模块市场60%以上份额,中际旭创、新易盛等头部企业2024年净利润增幅超100%,800G产品市占率超50%。
·
硅光技术布局:中际旭创等企业加速推进硅光方案,1.6T硅光模块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20%,性能优势显著。
1.
核心应用领域
·
数据中心: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加速部署800G光模块,谷歌、亚马逊等企业订单占比超60%。
·
电信网络:5G-A基站和边缘计算节点推动400G ZR/ZR+等相干光模块需求。
2.
竞争格局分化
·
头部效应凸显:中际旭创、Coherent(原II-VI)等企业垄断高端市场,中小厂商面临研发与订单获取压力。
·
生态合作深化:英伟达、微软等巨头与光模块厂商联合定制产品(如NVIDIA Quantum-2交换机专用OSFP模块),构建技术壁垒。
1.
供应链波动:2024年光器件(如EML激光器)短缺导致部分厂商出货延迟,2025年产能爬坡仍是关键。
2.
技术替代风险:CPO技术若提前商用,可能冲击传统可插拔光模块市场。
1.
2025年趋势:1.6T光模块量产推动新一轮升级周期,LPO技术渗透率有望达30%。
2.
长期增长逻辑:AI算力需求每18个月翻倍,光模块作为“算力网络血管”,将持续受益于全球智算中心建设。
总结
AI热潮重塑光模块行业格局,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形成“双轮驱动”。国产厂商凭借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,但需警惕供应链与技术替代风险。未来3年,1.6T/3.2T产品与硅光技术将成为竞争焦点。
关于睿海光电
深圳市睿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5年专注于高速光互连通信产品的源头厂家,产品主要是 光模块 、硅光模块
、液冷模块、有源光缆和高速线缆等,产品规格齐全,支持 OEM/ODM服务。睿海重点服务于数据中心、5G承载网、城域波分传输、超高清视讯等应用领域。对于有意了解相关产品的客户,可拨打联系电话13823677112,或访问官方网站www.rhopto.com获取更多信息。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