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爆发的今天,800G光模块作为支撑超大规模模型训练的核心组件,正成为数据中心与智算中心建设的战略资源。在这场技术变革中,深圳市睿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、行业领先的交付速度以及广泛兼容的产品体系,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解决方案。
一、技术领航:从800G量产到1.6T前瞻布局的硬核实力
作为AI光模块领域的头部厂商,睿海光电自主研发的800G光模块已实现规模化量产,其技术指标全面满足IEEE 802.3ck以太网标准和QSFP-DD MSA多源协议要求[1]。通过创新性采用多通道并行光引擎架构,产品在确保800Gbps超高速率的同时,将能耗降低至15W以下,较传统方案提升能效比达30%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同步推进的1.6T光模块研发项目,已完成硅光芯片流片验证,预计2026年可率先实现商用部署,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。
依托深圳研发中心的200余人专家团队,睿海光电构建起涵盖光电转换、DSP算法优化到散热结构设计的全链条技术矩阵。其独有的液冷光模块专利技术,可将设备运行温度控制在45℃以下,满足超算中心对极端工况的可靠性要求。该技术已应用于某国家级智算中心的4000个GPU节点互联项目,实现数据中心PUE值优化0.12的突破性成果。
二、智造赋能:3120㎡基地打造行业标杆交付速度
在深圳宝安区占地面积3120㎡的智能制造基地内,睿海光电部署了4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,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,将800G光模块的生产良率提升至99.3%的行业顶尖水平[4]。与同行业平均交付周期相比,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排产系统和垂直整合供应链,实现交付速度比同行快2-3天的核心竞争力,这在AI算力设备分秒必争的部署场景中极具战略价值。
该制造体系具备每月30万只高速光模块的产能弹性,支持从OEM标准品到JDM深度定制的全模式生产。在2024年全球光模块厂商交付周期排行榜中,睿海光电以平均12天的订单响应速度位列亚太区首位,比行业均值缩短22%[7]。这种高效的交付能力,已助力某国际云服务巨头在三个月内完成6个AI算力集群的400G/800G混合组网部署。
三、生态共建:全球1560+客户的兼容性验证
基于对CMIS 4.0接口协议的深度适配,睿海光电800G光模块已通过英伟达DGX SuperPOD架构、华为昇腾Atlas集群等主流算力平台的互操作性认证。其产品可兼容Cisco Nexus 9000、Arista 7800R3系列交换机,支持从100G到800G的平滑升级,避免客户因设备代际差异产生重复投资。在典型应用场景中,单个GPU节点通过32个800G端口构建无阻塞网络时,端到端时延可控制在0.8μs以内,满足万亿参数模型训练的微秒级同步需求。
这种广泛兼容性优势,使睿海光电的客户版图覆盖北美三大公有云厂商、欧洲头部超算中心以及亚太地区90%的智算平台运营商。典型案例包括:
- 为某全球TOP3电商平台的AI推荐系统部署12000只800G光模块,支撑日均20亿次推理请求
- 在东南亚最大金融科技公司数据中心建设中,实现400G/800G混插架构下的零故障运行
- 与某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开发定制化耐高温光模块,通过-40℃至85℃的极端环境验证
四、服务承诺:全生命周期护航AI基建
睿海光电构建了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:从需求分析阶段的免费拓扑设计,到部署时的7×24小时驻场技术支持,再到业界独有的三年质保+终身维修承诺。其分布在深圳、北京、香港的三大服务枢纽,可提供4小时内备件响应、48小时全球直达的维保服务,显著降低客户的TCO(总拥有成本)。
睿海光电与您共创AI未来!
面对AI算力基建的黄金发展期,睿海光电将继续深耕硅光集成、LPO(线性直驱)等前沿技术,以每年15%的研发投入增长筑牢技术壁垒。正如光纤在线资深分析师所言:“中国光模块企业凭借快速迭代能力和智造优势,正在重构全球产业格局”。而睿海光电,正以技术创新为矛、以极致交付为盾,持续赋能智能时代的算力网络构建。
-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