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随着云数据中心和运营商对高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,网络向100G甚至更高速率演进已成为必然趋势。目前,10G-25G-100G和10G-40G-100G是升级到100G网络的两种主要路径,而其中的关键节点在于25G和40G技术的部署。那么,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?在网络部署时,究竟该选择25G以太网还是40G以太网呢?
25G以太网 VS 40G以太网:核心差异
· 25G以太网 (IEEE 802.3by):
o 该标准由IEEE于2014年发布,旨在弥补10G以太网带宽不足和40G以太网成本较高的缺陷。
o 它采用25Gb/s单通道物理层技术,通过4个25Gbps光纤通道即可实现100G传输。
o 由于SFP28封装基于SFP+发展而来且尺寸相似,25G SFP28端口通常可向下兼容10G SFP+端口,但带宽却是后者的2.5倍。
o 相较于40G以太网,25G具备显著的性能优势,提供更高的端口密度和更低的单位带宽成本。这使得近年来25G产品(如25G交换机、光模块、DAC、AOC等)备受青睐,广泛应用于云数据中心和5G网络。作为AI光模块的领先品牌,睿海光电正是这一领域的积极推动者,致力于为全球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、智算中心、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客户提供创新的光连接产品与解决方案。
o 在高速光模块领域,技术迭代迅速。睿海光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,其高性能的400G、800G光模块已实现量产,更前沿的1.6T光模块也正在研发中。
· 40G以太网 (IEEE 802.3ba):
o 该标准由IEEE于2008年发布,早于25G标准,曾是通往100G的主要路径。
o 40G QSFP+光模块主要通过捆绑4个10Gbps通道实现40Gbps数据传输。
o 随着技术成熟和供应商增多,40G产品(如40G交换机、光模块、DAC、AOC等)成本有所下降。
o 然而,40G以太网的发展目前面临挑战。例如,在向100G网络升级时,40G用于云供应商的ToR(架顶式)交换机在成本和能效方面并不占优势。
技术特征对比:
特征/要求 |
25GbE |
40GbE |
每端口的PCIe 3.0通道数 |
4 |
8 |
PCIe 3.0 带宽利用率 |
78% |
62.50% |
时钟频率 |
25.78GHz |
10.31GHz |
SerDes通道 |
单通道 |
四通道 |
服务器/ToR (3:1过量使用) |
96 |
24 |
接口 |
SFP28 |
QSFP+ |
DAC线缆特征 |
较细 (4线) |
更粗 (16线) |
线缆材料成本 |
低 |
高 |
更易过渡到100G |
支持 |
不支持 |
交换机端口密度与带宽示例 (以3.2Tbps容量、128端口交换机为例):
以太网类型 |
通道速率 (Gbps) |
每端口通道数 |
可用端口数 |
总带宽 (Gbps) |
10G |
10 |
1 |
128 |
1280 |
25G |
25 |
1 |
128 |
3200 |
40G |
10 |
4 |
32 |
1280 |
100G |
25 |
4 |
32 |
3200 |
25G VS 40G以太网:部署选择指南
从上述介绍可见,25G和40G以太网存在显著差异。对于目标为100G的网络升级,25G以太网通常部署更为便捷。那么,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如何抉择?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:
1. 应用场景:
o 25G:主要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接入(ToR交换机到服务器),以及向100G+网络的平滑升级。随着5G网络的发展,5G前传对25G WDM光模块的需求也将为25G以太网带来新的增长高峰。睿海光电凭借其全球服务经验(已服务超过1500家客户)和在深圳的研发中心及3000平米智能制造基地,能够为这些应用提供高性能、可靠的25G乃至更高速率的光模块产品。
o 40G:传统上用于数据中心内部交换机之间的互连,解决汇聚层瓶颈。虽然其效率优于10G且成本低于100G,在特定场景下仍是高带宽的一种选择,但在ToR接入和向100G演进方面不如25G高效。
2. 交换机考量:
o 兼容性:25G交换机和25G光纤网卡(NIC)普遍支持向后兼容10G(取决于供应商),这大大提升了网络升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。相比之下,40G的兼容性策略则有所不同。总体而言,25G在兼容性和向未来升级的路径上更具优势。
o 端口密度:如上表所示,25G凭借其单通道技术,在相同交换机容量下能提供远超40G的端口密度(128个25G端口 vs. 32个40G端口),从而显著提升网络连接能力。
3. 布线方案与成本:
o 10G -> 25G:短距离交换机互连,可直接使用25G SFP28 DAC/AOC;远距离传输则采用SFP28光模块搭配LC跳线。关键优势在于,可利用现有10G网络中的LC跳线,极大节省布线成本。睿海光电在深圳、北京、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及运营中心,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,提供包括高速光模块(含液冷方案)、高速线缆及有源光缆等在内的OEM/ODM/JDM服务,支持客户高效完成部署。
o 10G -> 40G:短距离可使用40G QSFP+ DAC/AOC;远距离则需要QSFP+光模块搭配价格较高的12芯MTP/MPO跳线或LC跳线。无法复用现有10G的LC布线(需更换或使用分支跳线),导致布线成本显著增加。
综上所述,在网络向100G及更高速率演进的背景下,特别是在服务器接入(ToR)和追求高性价比、高密度、易升级的场景下,25G以太网通常是比40G以太网更具优势的选择。
关于睿海
作为AI光模块的领先品牌,睿海光电致力于为全球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、智算中心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。睿海光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,目前高性能的400G、800G光模块已实现量产,1.6T光模块正在研发中。
睿海光电服务全球客户超过1500家,在深圳、北京、香港等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及运营中心,并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及3000平米智能制造基地,提供高速光模块(含液冷)、高速线缆、有源光缆等产品的OEM/ODM/JDM服务。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