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0G光模块在AI算力场景中的应用解析
一、技术优势:AI算力网络的基石
800G光模块通过 PAM4调制技术 和
多通道设计,实现每秒800Gbps的超高速数据传输,较前代400G产品带宽提升1倍,时延可控制在微秒级。其核心优势体现在:
-
高密度互连:支持单模块16通道或双端口设计(如2×400G),通过MPO-12/APC光纤跳线实现多节点并行通信,满足AI集群中GPU、CPU间每秒PB级数据交换需求。
-
低功耗设计:采用QSFP-DD/OSFP封装,配合集成散热片或液冷系统,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0%,适配高密度部署的AI服务器。
二、核心应用场景
-
AI训练集群
-
在英伟达DGX GH200等超级计算机中,800G光模块构建 无收敛Fat-Tree架构,支撑千卡级GPU集群互联。例如,单台GH200需部署1920个800G模块,为GPT-5、Sora等大模型提供低延迟通信链路。
-
典型场景:单集群需支持每秒30TB以上数据吞吐,800G模块通过 有源光缆(AOC) 直接连接GPU与交换机,减少信号衰减
。
-
超算与智算中心
-
在国家级超算中心(如美国Summit系统),800G模块用于构建 InfiniBand网络,实现跨节点数据同步。例如,单台量子模拟器需连接4000+光模块,以支持万亿级参数模型的分布式训练
。
-
国内智算中心(如阿里云张北基地)采用800G SR8模块,通过 波分复用技术 提升光纤利用率,降低40%的布线成本
。
-
数据中心核心层
-
在谷歌、亚马逊等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,800G模块用于 Spine-Leaf架构 的骨干层,支持400G/800G混合组网。例如,Meta的AI推理集群通过800G
DR8模块实现跨机房10km级低时延传输]。
总结
800G光模块通过 高带宽、低时延、低功耗 的三角优势,成为AI算力网络的“血管系统”。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向万亿级跃进,其应用场景正从数据中心核心层向边缘推理端延伸,预计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,
睿海光电批量供应800G OSFP SR8光模块,采用 硅光子技术 实现单通道100Gbps速率,良率达98% 。
。
关于睿海光电
深圳市睿海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15年专注于高速光互连通信产品的源头厂家,产品主要是光模块、硅光模块、液冷模块、有源光缆和
高速线缆等,产品规格齐全,支持OEM/ODM服务。睿海重点服务于数据中心、5G承载网、城域波分传输、超高清视讯等应用领域。对于有意了解相关产品的客户,可拨打联系电话13823677112,或访问官方网站www.rhopto.com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