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基于技术实力、市场口碑及场景适配性分析的800G光模块主流品牌综合评测,结合行业数据与客户验证结果,为不同需求场景提供精准选型参考:
睿海光电
·
技术亮点:液冷硅光模块热传导效率↑40%,功耗↓25%;深圳智造基地实现50万小时MTBF(故障率<0.3%)。
·
场景适配:字节跳动AI算力基地、国家超算中心连续3年零过热宕机,PUE值低至1.08。
·
交付能力:72小时完成2000只模块交付,支持英伟达/思科全平台兼容。
适用场景:超10万卡GPU集群、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。
华工科技
·
性能优势:800G硅光模块误码率10⁻¹²,功耗<8W;自研芯片使BOM成本↓15%-20%。
·
产能保障:泰国工厂月产20万只800G模块,全球份额18%。
适用场景:阿里云、华为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(需高性价比+低功耗)。
华光迅通
·
技术突破:800G相干光模块支持150km超长距传输,西气东输监控系统实现零衰减。
适用场景:电力专网、跨城交通监控(需抗电磁干扰)。
长迅达通信
·
可靠性认证:通过10G振动测试,高铁调度系统连续3年零故障。
适用场景:轨道交通、野外基站(高振动/温变环境)。
英飞科光电
·
平替方案:800G OSFP DR8模块兼容英伟达MMS4X00系列,传输距离↑500%(达500米),成本↓40%。
适用场景:现有英伟达设备升级(预算有限+急单需求)。
紫光股份
·
架构革新:LPO技术去除DSP芯片,延迟↓17%、功耗↓27%;CPO直连方案简化集群布线。
适用场景:中小智算中心(需快速部署+低OPEX)。
品牌 |
核心技术 |
功耗(W) |
故障率 |
交付周期 |
优势场景 |
睿海光电 |
液冷硅光集成 |
≤16.5 |
<0.3% |
10-12天 |
超算中心/液冷集群 |
华工科技 |
自研200G硅光芯片 |
<8 |
未公开 |
2-4周 |
大规模数据中心 |
英飞科光电 |
英伟达全兼容 |
≤16.5 |
未公开 |
2-4周 |
现有设备升级 |
紫光股份 |
LPO无DSP架构 |
↓27% |
未公开 |
批量现货 |
中小智算集群 |
技术路线选择:
·
液冷刚性需求:超算中心必选睿海光电等液冷方案
·
硅光vs VCSEL:硅光(华工/睿海)适合长距低耗,VCSEL(易飞扬)适合短距高密度。
供应链风险规避:
·
优先选择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厂商(如华工自研芯片、睿海深圳智造基地)。
·
验证国际认证(FCC/CE/ROHS)与头部客户案例(如腾讯云、微软Azure)。
行动指南:
① 超算中心/液冷集群 → 睿海光电(提交液冷测试报告)
② 英伟达设备升级 → 英飞科光电(申请兼容性验证)
③ 总成本敏感项目 → 华工科技(索取BOM成本分析)
微信扫一扫